寶寶在半夜的時候不斷狂哭,而且不是輕聲哭泣,而是聲嘶力竭的大哭大吼,一哭就持續好幾個小時完全不會停止。這可能不只是孩子的半夜啼哭,而是代表「腸絞痛」的徵兆。
一般來說,嬰兒在3個月大的時候,就可能出現腸絞痛的症狀,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張弘洋說,其實腸絞痛並不是一個正式的「疾病」,而是一種「症狀」,就像是脹氣並不是疾病,但是一種會讓人不舒服的症狀一樣。
所以要撇除其他真正的疾病之後,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腸絞痛。
腸絞痛的「333診斷準則」
- 出生3週大以上
- 每天哭鬧超過3小時
- 每週超過3天
- 症狀持續超過3週。
而通常腸絞痛的寶寶,食慾都還是正常,也會願意喝奶、而且食量跟平常一樣,其實沒什麼實質上的腸胃問題。張弘洋說,所以如果真的是腸絞痛,爸媽可以先放寬心,不用擔心寶貝是嚴重的問題,只要專心解決「症狀」就可以了。
腸絞痛的原因:脹氣可能是一個重要因素!
- 神經敏感
- 牛奶蛋白過敏
- 乳糖不耐症
- 吞入太多空氣
- 身體不適
張弘洋說,通常會腸絞痛的寶寶,腸道會比較敏感,容易被食物刺激,或是天生神經敏感、容易緊張,這種時候就要讓寶寶學會「放鬆」,可以透過熱敷肚子、幫寶寶按摩肚子,跟寶寶親親抱抱、說說話,幫助寶寶獲得安全感,可以減輕這類型的狀況。
至於腸道比較敏感的寶寶,可以透過補充益生菌來幫助寶寶建立多元的腸道菌叢,因為母乳產生的益生菌,多半是比菲德氏菌(B菌、雙歧桿菌),可以補充其他類型的菌叢,例如L . reuteri菌就被認為對母乳寶寶有效,能讓寶寶的腸道比較能適應。
如果是牛奶蛋白過敏、乳糖不耐症,就建議還是要喝母乳,親自哺乳不但可以讓母乳的營養幫助寶寶建立「免疫力」,也可以增加親密感、安全感;如果真的沒辦法餵母乳,那就要選擇適合的「母乳替代品(配方奶)」,可以選擇水解蛋白的奶粉,避免有過敏的狀況產生。
但很多爸媽應該會發現,即使餵母乳,寶寶還是有可能會有腸絞痛。張弘洋說,其實腸絞痛還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狀況,就是「脹氣」,而這個脹氣不只是寶寶吸奶的時候吸太快、吞入空氣造成的,還有一個原因是媽媽吃了太多產氣的食物,讓氣體透過母乳讓寶寶吃到肚子裡,所以只要喝完奶就會哭。
「媽媽要記得,在哺乳的時候要避免吃這些產氣食物。」張弘洋說。
產氣食物
- 各種豆類(如:紅豆、綠豆、黃豆等)、豌豆
- 高麗菜、捲心菜、球芽甘藍
- 洋蔥、大蒜、青蔥、韭菜
- 乳糖製品如牛奶、優酪乳
- 大部分的水果
- 小麥製品如麵條
- 含有玉米糖漿、人工糖漿、果糖、蜂蜜等糖類的食物
寶寶常常腸絞痛,記得這樣照顧他!
張弘洋說,如果確認是腸絞痛,建議可以用以下幾招來安撫寶寶:
- 避免餵食不足或過度:寶寶吃太飽容易脹氣,要控制每天的份量;但也不能讓寶寶餓,容易營養不良。
- 控制寶寶喝奶的速度,太快會吸入過多空氣。
- 喝完奶一定要多拍嗝。
- 把寶寶放在床上,順時鐘用溫熱的指腹按摩肚子。
- 把寶寶抱在懷中輕輕晃動,模擬寶寶在子宮中晃動的感覺,可以給寶寶安全感,但不可以太用力。
- 更換適合寶寶的配方奶。
- 補充益生菌。
文/盧映慈 圖/何宜庭
延伸閱讀
百年大疫專題搶先看 >>> 十位權威專家剖析新冠病毒給台灣的改變與未來
August 01, 2020 at 01:00PM
https://ift.tt/3gl0axN
孩子3個月大後容易腸絞痛?媽媽餵母乳時要注意少吃產氣類食物 - Heho健康
https://ift.tt/3d8R5WJ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